植根沃土 培育英才 ——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简介
日期:2025-05-07 08:48:04  发布人:fsdqzbgs  浏览量:41 打印本文

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创办于1969年,原名“泉州市满堂红中学”,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繁荣大道985号,历经两次更名、三次跨越式发展,于2024年成功晋升为“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”,在继往开来中树立了新的育人里程碑。

合作办学仁美育人。近年来,在鲤城区委区政府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强强联手下,学校实施“合作办学”育人新模式,以“为美好生活奠基”为办学理念,秉承“崇德、明志、敦行、致远”的校训,构建起“仁于心,美于行”的校园文化生态,致力于培养仁美而自立的时代新人,办学成果斐然。

砥砺奋进硕果盈枝。学校不断发展壮大,现有占地面积125.32亩,校园环境优美开阔,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;现有80个教学班,在校生4019人,教职员工306人,其中高级教师52人、硕士研究生32人,鲤城区级以上骨干名师70人,师资力量雄厚。学校依托侨乡资源与高校智库支持,越办越好,殊荣比至,先后荣获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、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零犯罪学校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福建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、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、福建省法律进校园先进集体、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、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、福建省文明校园、福建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等十多项国家、省级荣誉,形成了“人文底蕴+科学素养”双轨并进融合育人的办学特色,打造福建省优质特色学校,成为闽南地区基础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。

人文铸魂,润物无声漫步校园,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,又能触摸到现代教育的蓬勃脉动,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。学校创新性地以“四书”为文化脉络,以"笋江书院"为文化地标,以"劳动教育”为实践载体,构建起"经史为魂,书院为体,劳动实践教育为用"的立体化全面育人校园文化格局。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育人空间。这种古今交融的文化校园环境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,厚植家国情怀。

科学赋能创新启智科教兴国,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教育,成立科创中心,配备优秀师资和先进设备,开展科学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,取得非凡成绩,两年多来荣获区级以上获奖数97项,省级及以上43项,其中国家一等奖6项、省一等奖7项,另获专利4项、发表中文核心论文2篇,有5位学子荣获高校优秀营员荣誉、4位学子获得综合强基资格,在更高起点上拓展特色内涵,提升特色育人成效,展现了学校蓬勃创新、特色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
融合育人,奠基未来站在新时代的教育潮头上,学校将继续以文化为根、以科创为翼,打造“人文与科学交融”的教育高地。这里,人文与科技交融,智慧与美德共生;这里,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绽放的土壤,为美好生活奠基,向广阔未来扬帆!这里,一所人文底蕴深厚、科学特色鲜明的学校,正助力莘莘学子,不负韶华,圆梦未来!

校园全景图.jpg 


核发:fsdqzbgs 点击数:41 收藏本页